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文學與真實,兼談夏王朝

文學與真實?

世界幾個古文明歷史,在歷史學的研究上都遇到一個共通的瓶頸:「文字資料過少。」中國的三代就是一個好例子。西周以前,古人幾乎沒有任何專門的著作留下,這當然對重建上古歷史造成很大的困難。其中有幾個被認定為西周時期的文獻,例如「詩經」,「尚書」,連解讀都非常困難。因為尚書我根本看不懂,這邊只談詩經的部分。

詩經這本著作是孔子編輯,主要分為「風,雅,頌」。其中雅又分為大雅,小雅,大雅多為歌頌周王朝之作,內容不乏神話故事,雖然許多真實性要受到質疑,但是現在的歷史學者配合許多考古材料,已經可以對詩經做出解釋。

「詩經.大雅.文王之什」

文王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以往的歷史教學(我不清楚現在改成什麼樣子),我們對於三代的想像類似秦朝以後的連續王朝概念,一個王朝滅亡了,被另外一個異姓朝代取代,舊的王朝完全消失。詩經這句其實是對這種概念最好的質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其實是說,周這個部族,早就存在很久了,他們取代殷商是因為「其命維新」,以往只是因為「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所以得乖乖聽殷商的話。周這個部族,跟殷商的外交關係實際上存在很久,絕不是突然出現而取代殷。

「詩經.大雅.文王之什」

皇矣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彼四國,爰究爰度。
    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此維與宅。」

 周代將商的滅亡歸咎於上天,因為上天對於殷商無限的武力擴張厭惡,所以改而眷顧西歧。但是對照往後周公東征,我們完全可以理解這種說法是周代對於其武力奪權的辯護之詞。
 總之,周代以文王有德,殷紂失德,上天好德作為其奪權之藉口。

「詩經.大雅.文王之什」

大明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
    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周對商的稱呼往往是「大商」,相對來說,其為小邦,小周能代大商本就是不可思議,更加強其順天應命的形象。

由考古資料來看,這樣的理解更被確定。商周的器物,不僅僅年代相近,連形式,用途都差不多,很明顯兩邦有長久的外交關係。周與商的關係可以從牧野之戰上溯好幾百年,這點從文字資料跟考古材料的對比,幾乎可以得到全合的結果而得以證明。

夏王朝存不存在?

二里頭遺址一般目前認為是夏王朝的都城,但是這種說法缺乏決定性證據。根據二里頭遺址的考古年代鑑定,這個遺址的年份大約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這是一個尷尬的年代。為什麼?

大約20年前,老共搞了一個名為「夏商周斷代工程」的計畫,這是我看過史上最大的歷史研究計畫,老共企圖使用現代科學方法與文獻參照,弄出一些歷史事件確切的年代,因為中國古書回推的確定紀年,僅僅到公元前4xx年(我記不起來),老共利用牧野之戰天象的描述,以現代天文學重推牧野之戰的確定年份,為公元前1046年。那為什麼公元前1750年很尷尬呢?原因出在商代的年份。

根據甲骨文文獻,我們已經可以重建殷王系譜。甲骨文重建的殷王系譜,與史記的殷王系譜幾乎一模一樣(印象中,只有1~2個王不合,或是名稱不同),所以一般認為,史記記載的殷商600餘年是可信的。

那我們從牧野之戰回推600多年,就得到1750年是個尷尬年份的問題。二里頭遺址從年代上來看有可能是夏都城,也可能是商都城。

但是,就算確定二里頭遺址是夏都城,也不代表夏王朝存在。三代的王朝是共主制度,我們能確定夏是共主的方法只有一個:「找到商代甲骨文,內容有記載他們稱夏部族為共主。」或是找到夏代文字(還沒找到),內容有記載夏為部族中的共主。唯有這種文字資料,才能夠證明夏王朝是否存在,考古資料是難以彌補這個缺陷的。

另外,中國三代考古學權威張光直對於二里頭是夏文化的看法是:「文字證據與考古證據全合。」這方面我不太了解,如果我們相信張光直的說法,那夏這個名詞,其實只剩下他是不是一個「王朝」的爭議而已。

2 則留言:

  1. 恩 剛好我今天租了藤崎龍的封神演義回來看(遮臉)

    回覆刪除
  2. Hand:

    那個不就看妲己搖奶嗎?我看過,不過忘光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