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留學的目標

我很感謝我的老闆,他是這個學界少數讓我覺得非常聰明的人,而且最好的是,他不太叫研究生做事他是一位會跟你聊天的長者。不過有時候也覺得來自老闆的期待愈深,壓力也就愈大。

前幾天去跟老闆借書,老闆跟我聊起以後留學的目標,其實我自己沒什麼定見,而且對於美國大學那些傳統更是完全不了解。我先非常天真的提問:「老師,哈佛的人文學,不知道為什麼,我看他們的文章,感覺幾乎都是強調上層結構對底層的觀點,他們是不是一個很強調『道統』的大學啊。」我老闆給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這也告訴我,我的研究題目是不可能進去哈佛或是耶魯這種傳統名校了。接下來就是跟老闆聊天,聊聊幾個美國名校的風氣是怎樣,老闆的說法是,我這種研究題目要做的話,要找一些比較自由派的大學,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柏克萊。

我對柏克萊的印象其實根本沒有,只從校名來判斷,柏克萊是英國有名的唯心論者,這所大學應該很保守才對。不過我想起來我看過一本書,是David Burner寫的Making Peace With The Sixties ,這本書裡面寫到柏克萊大學是六零年代時,美國學生運動最興盛的地方,這跟我的研究主題不謀而合,這所學校不像他校名的柏克萊如此保守,他是美國六零年代的時候,嬉皮文化最興盛的地方。據說當時,每個學生都會抽大麻。這些描述讓我心神嚮往,或許我應該為我這幾年的研究所生涯定下一個目標,那就是:「進入柏克萊攻讀博士」。我希望這不僅僅是希望。

附帶一提,雖然柏克萊似乎跟LA很近,可是我還是不可能成為該死的湖人隊球迷,要是有幸能到柏克萊,我一定要找一天去史代波球場對湖人隊開汽水。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史學史沒學好-年鑑學派=小歷史

在ptt的歷史板我發現一個怪現象:一堆人對歷史名詞並不了解,但是他們可以用得非常開心,然後還可以在這種錯誤前提下繼續討論,指責對方哪裡錯誤。簡直就是莫名其妙到了極點。今天要談的就是對年鑑學派的誤解,年鑑學派這個名詞,從根本來源上就不是什麼小歷史觀。

年鑑學派是一個歷史學的學派,這個學派的發端在法國。法國的人文學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研究傳統,那就是將事件作長時間的觀察與分析。孟德斯鳩曾經在他那本偉大的著作「法意」(又稱「論法的精神」)中提出,他認為地理環境是影響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有人又稱孟德斯鳩是一個「地理環境決定論」者。我們要知道,孟德斯鳩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法學家,他的法意也成為了法國在大革命以後的社會學基礎。我們甚至可以說,大革命之後,在法國要談到社會問題,包含歷史,都無可避免的會受到孟德斯鳩這本偉大著作的影響。

這個影響代表的是什麼意義呢?最主要來說,就是法國的人文研究無可避免的,常常偏向較為唯物的觀點,另外由於這種地理環境決定論的影響無遠弗屆,加上法國本身的地理環境,也是需要將時間斷限拉長才能看出變遷,這就成為了往後年鑑學派最重要的特色-「長時間的歷史觀」。年鑑學派認為,「真正重要的變化」像地理環境一樣,他是很難從短時間看出什麼端倪的,所以歷史研究的年限必須要把斷限拉長,你可以看到年鑑學派的論文往往是一個時間縱貫的研究,而且一作就是好幾百年。這並不是什麼「小歷史」,而是一種「大歷史」,他們要尋找的是所謂「最難以察覺」的變遷,並且認為那才是真正決定歷史走向的因素,這才是年鑑學派,一個有著「縱貫大歷史觀」的學派,絕非什麼「小歷史」。這種以為年鑑學派是小歷史的認識,多半是根本沒看過年艦學派學者的專書,光從他人介紹底下所產生那種莫名其妙的誤解。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差點就毀滅的世界-核子戰爭的危機

剛才看完從圖書館借回來的Discovery DVD,講冷戰的核子危機,裡面有些差點爆發核戰的原因實在很蠢。紀錄一下。

Sample 1:1962年古巴危機時,阿拉斯加基地被熊入侵,衛兵以為是蘇聯打過來了,B52裝載核彈 ,差30秒起飛,而且那個空軍基地沒有塔台。最後由值星官開卡車堵在跑道上把飛機欄下。

Sample 2:古巴危機的時候,一台美國U2偵察機執行例行任務,結果迷路到蘇聯領空,差點被米格機用空對空核彈打下來。

Sample 3:美國防空基地播放模擬蘇聯核彈全面發射錄影畫面,結果不知道為什麼連雷達主電腦螢幕也出現同樣的畫面。

看完這些,我只能說,幸好我還活著。

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

正視與蔑視,談傳統文化的現代地位

歷史學關心的問題,一向是連續問題。根據這個學科的研究成果,我們認識到,世界上大多數的文化價值都存在某種程度的「共性」。當然,也有共性中的分歧。所謂的文化,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我這邊傾向用比較簡單的定義來說明我的看法。

1.人為的。文化從Culture這個字翻譯而來,Culture的相反詞是Nature,我們仔細看看某些英文字,農業=Agriculture,栽培也叫做Culture,在英文中,Culture跟人為脫不了關係。
2.一群人的共同意識表徵(representation)。
3.是一種複合體,難以界定範圍。

文化可是是文字的,聲音的,圖像的,但是總而言之,只要能夠被一群人接受並且了解他的意義,就是文化。那所謂的中國傳統文化為何呢?根據我對文化的定義,他必定很複雜,中國的文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畫也是中國文化,只要一群人認同他是「傳統」留下來的產物,就是傳統文化。這種傳統文化的傳承通常都是連續的,但是我要談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其實有斷裂。這個斷層造成一些現代問題,讓繼承這文化的人都成了文化遊魂。

 辛亥革命,這可能是中國第一次建立所謂的「民主政體」,這個政體成立的過程幾乎所有國中生都知道,但是在所謂中華民國初年,中國人對於所謂的「西方民主概念」仍然是很陌生的。Spence在他的著作<知識份子與中國革命>一書中提到,中國的知識份子在當時崇拜西方的科技,科學。最有名的就是魯迅的口號「那個吃人的禮教」。但是一般人對於民主是非常陌生的,他們不太了解為什麼今天皇帝垮了,換一批人上去選舉跟皇帝有什麼兩樣,他們搞不懂為什麼知識份子以前告訴他們要敬老尊賢的階級關係一下就崩壞了,突然這群人好像得了失心瘋一樣,告訴一般人說政府的權力在他們手上,他們徬徨,惶恐。到了抗戰結束,中國共產黨統一神州,國民黨退守剛剛從日本手中接收回來的臺灣。共產黨以馬列主義實行各種運動,改革,甚至發動文化大革命,所有知識份子都成為了被批鬥的對象,包含這些知識份子信奉的傳統文化價值。都被丟棄在革命運動中。臺灣的狀況好一點,臺灣沒有經歷過辛亥革命,除了日治時期經歷過短暫的皇民化運動以外,日本對於臺灣保有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並沒有多大的干涉。而到了國民黨來台,一些中央研究院的自由主義份子也隨國民黨來台,如有名的胡適跟台大第一任校長傅斯年,胡適最有名的口號就是「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傅斯年的口號則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資料。」就這樣,這些知識份子為臺灣的教育界定下一條「科學主義式」(Scientism)的道路。但是無論如何,臺灣與中國,都朝著否定傳統文化價值的道路上走,然後在今天,我們遇到了問題。

這個問題是一種相對性的嚴重問題,臺灣的問題比起中國要好得多,畢竟臺灣只是藉由教育來強調科學主義式的想法,中國可是為了馬列主義教條,殺人批鬥都樣樣來,臺灣只要不談馬克思主義,基本的學術還是比起中國自由的。我們把臺灣與中國做個比較就可以了解,中國現在的婚姻關係非常薄弱,你常常可以看到臺灣的大陸新娘,每個看起來都比我們臺灣女孩子更像個女權主義者。你可以看到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年,人民道德水準拉不起來,學術上的偷竊行為層出不窮,我上學期才看到我同學評的一本中國博士論文幾乎照抄臺灣的知名學者作品。這在中國不是什麼新鮮事,不是中心研究的大學全都在做,追根究底,正是因為所謂的西方文化不可能在短短六十年深入到一塊如此廣大的土地上(更何況中共還討厭基督教)。另外一方面,共產黨開國那幾十年的批儒批孔運動,配合辛亥革命以來的科學主義思維,已經把傳統文化強調的道德關係破壞殆盡。破壞是非常容易的,但是重新建立一套道德關係卻是困難的,這正是我們臺灣同樣面臨的問題,這些道德關係有他相對應的文字以及美學來支撐,表達,他不能被視做一種「圖利某些個人」的利益(我承認很有可能會有,但是我們應該花時間修正他),就像我看英文的哲學論文,光是一個禮,要用英文解釋他的象形結構實在是多花太多力氣的事情,我們要怎麼聲稱「拋棄傳統文字」不會出現這種文化斷層呢?

傳統文化的價值的確不應該過於強調,但是我相信,基於這一百年來的歷史發展,也根本不會有人過於強調。我們對於這種傳統留下的文化過於蔑視才會是一個問題,傳統文化的枷鎖不可能解除,至少在臺灣是如此,看看你的兄長父母的結婚儀式跟葬禮就知道了,傳統就在你周圍,他無處不在。而我一直以來的建議都是正視他,看看我們能對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融「能做些什麼」,因為我相信唯有建立在這種理解下的溝通才會是一條正確的道路,這也是我對傳統文化的最基本態度。

中國傳統文化是否有價值?

哲學哲學雞蛋糕這個blog,對於所謂的傳統文化價值提出不下一次的質疑,我這篇文章嘗試用歷史的角度來說明中國傳統文化「並非沒有價值」。

中國的政治體制是一個早熟,中國很早就走入中央集權的路子。而且相對起西方的羅馬帝國,中國的統治顯然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中國藉由儒與道的思想,將統治權更牢牢的抓在手中。相關的看法,可以參照我前面的文章 優入聖域?黃進興院士的演講整理》。這種中央集權的狀況,讓中國與西方走向了兩種完全不同的道路。而很顯然的,現代的西方論述仍然居於優勢地位,這種西方優勢論述,造成幾種價值觀成為最重要的,與西方不同的價值觀都是錯誤論述,該被拋在歷史洪流之中的。我必須強調,沒有一種價值觀是無價值的,這些在西方強勢論述下的其他價值觀,他們必須做的是重新「去蕪存菁」,並且與時俱進,宣稱這些東西沒有價值是不負責任的,特別是當你還是使用中文來說的時候。

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在我看來,他已經被證明過有價值了 。最能讓人了解的例子就是馬可波羅遊記,當西方文明還在所謂的「中古黑暗時期」,中國早早就進入了商業活動興盛的時代。這種成就在當時讓西方人欽羨不已,這種「中國熱」是幾百年的時期,每個西方的航海家,在那個年代最重要的目標都是:「發現中國。」,即使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美洲探險家也夢想著從美洲大陸可以直接用陸路「走到中國」(請參見Brook的著作《維梅爾的帽子》)宋元明的經濟成就,就算放在今天看起來仍然是不可思議的。中國在南宋,煉鐵產量超越其他國家全部的總合。不要忘記,南宋的國土還不到中國基本疆域的一半,但是南宋在當時,煉鋼這種工業能力的指標卻呈現絕對的優勢。我們如果從較為唯物的角度看待中國 vs 西方的資本主義條件,中國完完全全把西方拋在後頭。那究竟中國跟西方的不同在哪呢?我們可以參考一下韋伯的說法。

馬克思.韋伯(Max Weber)可能是近百年最偉大的社會學家之一,他提出一個西方發展出資本主義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基督教的清教徒。這些清教徒透過一種「非理性」的信仰先驗,強迫自己做出許多「最合乎理性」的判斷來榮耀神。舉例來說,清教徒賺取利益並不是為了累積財富,清教徒賺取金錢有一種隱晦的價值判斷。他們認為,自己的職業是上帝給予的,上帝給予你這個職業,你能做的事情就是將你的角色扮演好,唯有如此,才能榮耀神,你才有辦法得到神的恩寵進入那個有限的天國。韋伯發現,這種非理性的先驗信仰推動著清教徒,強迫他們做出資本主義下的「理性」判斷。清教徒認為,職業是命定的,你是資本家是上帝的旨意,你是工人也是上帝的旨意,於是,資本家對於剝削工人不會有任何的不安,工人對於被剝削也不會有任何的不滿,唯有這種狀況下,資本主義才有可能興起。但是不要忘記了,財富的累積帶來的往往就是墮落,即使最清高的清教徒也會如此。清教徒在資本主義後期的轉變,已經引起許多清教教派的注意,許多的清教教派開始譴責這種「背離神」的 行為,但是誰能抵擋這種已經變質的資本主義呢?當西方由「理想中的資本主義」,轉向「庸俗的功利資本主義」,理想蕩然無存,我們還要跟隨他們嗎?還是,回顧傳統的價值,從中找出適合自己的一條道路呢?

如果韋伯說的是對的,我們可以發現一種弔詭,人類歷史的進程,居然是相信一種非理性先驗才有今天的成就,中國比起西方反而是「過於理性」了。孔子:「子不語怪力亂神。」你從中國的讀書人著作中,很少看到神鬼的胡說八道。中國知識份子在這方面的理性程度遠遠領先西方,但是我們的成就卻在19世紀以後一路落後,理性思考的價值到底是不是被過於高估了?


考慮一個例子,西方人在15世紀面對東方文化的強勢衝擊,他們放棄自己的傳統文化,比起東方的儒教,西方的基督教顯然太不理性了,比起中國的經濟成就,西方實在太微不足道了,甚至比起工業能力,西歐幾個國家總合都比不上中國。他們如果放棄了自己的傳統文化(基督教或是其他),還能有之後的進步嗎?在工業革命期間,成功迎頭趕上列強的國家,沒有一個否定自己國家的固有傳統。這是我最存疑的一點,從來沒有一個文明,拋棄或是否定自己的傳統文化來取得重大成就。

事實上,拋棄自己文化的種族,就我看來他們的發展都不怎麼樣。舉例來說:韓國,韓國從以往就完全的吸收中國文化,他們本身的文字幾乎沒有任何發展,官方文獻是中文,一般的知識交流也是中文。這種狀況,造成所有的文化幾乎都是外來的,儒家思想,文字等等。當中國在19世紀碰上危機時,韓國的應變速度比起中國就來得更遲緩。而東亞最成功近代化的國家-日本。正是以保存傳統文化同時,也吸收他國文化來前進。日本的選擇並不像中國一樣囫圇吞棗,他們首先回顧自己的歷史以及政體,選擇一個最適合他們的近代化道路。稍微有點日本史知識的人都知道,伊藤博文當年的外國考察團,根本沒從英美帶回去什麼東西,他們幾乎全部都學習德國,因為德國的國情跟日本傳統文化最類似。皇帝憲政體制,都是從分封的邦國成為統一國家,社會中都有強盛的行會制度等等,同時德國的唯心論傳統與日本的神道思想最能契合,這些都是站在傳統文化的價值上才做得出來的改革,事實也證明日本這種方式比起中國只學習西方科技,要來得有效率不少。

我認為,文化交流必定是站在一定的基礎上,你不可能把傳統文化全部拋開,我們該提出的問題是:「該留下來什麼?該去除什麼?」,宣稱所謂的中華文化沒有價值也是不誠實的,所有想要拋開這種傳統枷鎖的人最後都發現只是在繞圈子,沒有人能從他成長的環境中脫離,變成另外一個文化的人。我建議有這種想法的人,應該好好正視自己的文化到底有什麼「有價證券」可以跟其他文化做出互補交流,這是一個永遠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兩本書的簡單書評-評余英時《人文與民主》,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


余英時的《人文與民主》一書中收錄了三篇文章:《臺灣人文研究之展望》、《「國學」與中國人文研究》、《中國思想史研究綜述-中國思想史上四次突破》。這三篇文章,前兩篇有較為緊密的關係,不過我嘗試將這三篇文章作為一個整體來討論。   

首先,我認為余英時要提出的最中心論點就是:「重建菁英文化的地位。」這點可以從《臺灣人文研究之展望》一文中得見端倪。余英時在本文中提到:「如果我們不再為西方既有的理論所震懾,又能拋棄以西方文化為普遍模式的偏見,我相信不出二、三十年臺灣便有可能成為中國人文研究的中心之一。研究中國文、史、哲的人不會太多,也不需太多。關鍵是培養高質量的少數人才……。」另外,在《國學與中國人文研究》一文中,余英時則寶持了一貫對於西方文化價值的批判態度。大抵來說,余英時對於中國傳統的「國學」抱持肯定,對西方文化價值則相對的保守。他認為西方的民族,文化,歷史脈落與中國有差異,我們在運用「西學」時不應該將其視作普世真理,他建議將西學作為參考比較的材料。

但是就我看來,余英時或許沒有發現到,在其《中國思想史研究綜述》一文中,他所研究的中國四次哲學突破,正是朝著「拒絕菁英文化」這條路上走。余英時在該文中,談到了中國的四次哲學突破。第一次發生在戰國,游士以各種學說,將知識權力從巫師的身上奪取。以往只有巫師能作出的精神感應,從戰國開始,三教九流都開始強調:「任何人的心都能與天溝通。」這是一種知識權力的鬥爭,而「士」取得最終勝利。第二次的哲學突破,則是在漢末,余英時強調,這個時期最嚴重的問題是個體自由的解放,「士」階層已經開始對統治權的正當性提出質疑,並且詢問自己能夠做什麼。第三次的哲學突破則是唐宋的新禮學,士階層從南北朝的個體自由問題中找到一條新的道路,他們開始認為知識階級應該與君王享有「共天下」的權力。第四次則是明代王陽明,王陽明強調「致良知」,並且致力於和一般人對話,我們或許可以看到,知識在明代很明顯的普及化。從這一路的脈絡看下來,如果余英時的研究是對的,那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國的哲學突破正是朝著「拒絕菁英文化」的道路上走。知識的權力不再把持在少數人手中,他朝著社會下層不斷的深化。而這點,正是與西方普世的人權價值不謀而合的。我們期待所謂的多元文化,正是期待人人都能有批判性的思考,而不是落入「某種階層」比較重要的思維模式,這點是我對余英時這三篇文章較為不同意的地方。

    對於余英時的觀點,我嘗試作出一些修正。我們不能否認菁英的重要性,事實上,如果以多元文化的角度,沒有一個思維模式是不重要的。但是我們或許更該注意的是,我們如何做到學術菁英與一般人之間的溝通,否則研究不過只是象牙塔中的珠寶,美麗卻不為人知。

    張光直的兩本《中國青銅時代》,則是提出了中國文明是多元文化的綜合理論,原則上,我認為他的論點是正確的。張光直從青銅器,玉器代表的意義,發現中國所謂三代並非連續王朝概念,而是一種並存的列國。這種論點配合考古材料與三代歷史文獻的對照,我們幾乎可以確定張光直的說法得到全合的結果。但是這不代表張光直已經解決中國古文明的所有問題,其中南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互動就是一種被張光直忽略不談的關係。

    張光直在《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中的「商代的巫與巫術」一文中,大量使用楚文化中巫的記載,與商代巫記載作對照比較。這種比較是有意義的,他彌補了因為缺少商代文獻而產生的缺失,但是我認為張光直在這點上談的問題是不太深入的。楚文化在春秋戰國時代仍然保有巫術記載,北方的傳統中原文化,由於哲學突破的發展,他們開始將知識權力從巫師轉移到士大夫身上。對於巫術,傳統中原文化在春秋戰國已經避而不談。是什麼原因讓楚文化仍然保留強盛的巫術傳統?這些巫術傳統與中原文化有什麼樣的交流?中原文化的巫術難道僅僅只是階級分化下的產物?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值得討論的,但是張光直似乎僅僅把眼光放在三代之間的互動,而忽略「現代定義下的中國」南方的文化。

    另外一方面,中國的戰車技術,青銅器鑄造方式,其實也不是中國獨有的。中國的青銅器鑄造方式,與中亞的民族有許多相似之處。中國的戰車戰法,中亞相似的技術更是領先中國數百年。這些都說明了,中國並非文化上孤立的個體。從所謂的「古文明時代」,甚至更早好幾千年,世界性的交流早就展開了。如果以張光直對於多元文化構成中國文明的主張來看,僅僅研究三代文化是顯然不足的。

    誠然,張光直對於重新建構中國古文明歷史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我們也不要忘了,人類歷史上的文明從來就不是孤立個體。當我們討論文明的產生,實際上我們也正是在討論世界文明交流的過程,這一點是歷史學最基本的概念:「人類的世界是不斷辨證的過程,沒有不變,只有不斷的改變。無論這過程是多麼緩慢、難以察覺,我們的任務正是揭示他。」

優入聖域?黃進興院士的演講整理

歷史並不是研究做不出來,而是我們或許真的缺乏一些腦筋靈活的人來寫這些東西。黃進興院士這次來中興演講就是一個最好的範例。

談起孔廟,多數人對他的印象是什麼呢?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那是個離我很遠的廟宇。孔廟不像關公廟,也不像媽祖廟,更不像文昌宮,財神爺。後面這些神明,跟一般人的關係是非常親近的。我們求功名會去拜文昌宮,求財會拜財神爺,求平安會去拜媽祖,但是奇怪的是,孔子不是被當作中華文化的「至聖先師」嗎?我們為什麼不是拜孔廟,而是拜文昌宮呢?

這可以從歷史上來做一個分析,我們先看看史料中的孔廟與一般人的關係吧。那個說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張載,曾經在他的筆記中紀錄下他要進去孔廟參觀,必須賄賂看門人才得以進入。清朝的金聖嘆,帶領一群讀書人去孔廟哭孔,也是要跟地方官員拿鑰匙。這些都說明了,孔廟並不是一個開放的廟宇,他跟一般人之間是有很大隔閡的。

那孔廟到底是做出來幹什麼的呢?從一開始來看,山東曲阜的孔廟就僅僅是「孔家廟」。他是一個孔家人祭拜先祖的廟,這是一個家廟,而不是公廟。我們現在看到的孔廟是作為一種公廟的性質,雖然黃老師沒有提到這點,但是我個人推測這個性質的改變,應該跟漢武帝獨尊儒術有很大關係。既然孔廟轉變成為公廟了,那他代表的又是什麼意義呢?我們可以從祭祀這件事情上來看。從漢朝以後,中國皇帝即位要祭三個東西。

1.祭天,皇帝,天子也,祭天乃順天應命。
2.祭祖,皇帝乃人子,祭祖代表孝道,這是君臣之道的根本,所以古話說:「以孝治天下」。
3.祭孔,孔子是讀書人的道統,皇帝祭祀孔子,代表承認讀書人的地位。

所以說,祭孔從漢代開始,實際上成為皇帝聯繫「士」這個階層的一個重要禮儀。皇帝藉由祭孔攏絡讀書人與他「共治天下」,這對皇帝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孔廟之所以成為帝國的重要禮儀,也充分顯示出儒家其實是一種帝國宗教的個性。這點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第一個角度是廟堂的結構。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孔廟裡面不僅謹祭孔子,還有他的四個重要弟子,如顏回,孟子等等,更有其他重要的十二哲人,各個先賢,先儒,總共一百八十六人,其中有我們熟悉的朱熹,王陽明等等。孔廟的廟堂結構充分表現出了這種宗教個性,孔子是至高無上的第一人,之下是四個重要弟子,再之下是重要的十二哲人,再下去則是一些先賢,先儒,這種排列方式是有位階的。我們拿他來跟基督教中的羅馬公教比較,會發現這種聖人位階有大部分的雷同性,這就充分表現出孔廟在廟堂結構上的宗教性格。另外一方面是讀書人在文字史料記載上的態度,魯迅這位民國初年的諷刺作家,最喜歡批儒批孔,他對民國初年那些老讀書人的評語就是:「整天只想吃冷豬肉。」這是什麼意思?祭孔用的就是所謂的冷豬肉,意思就是民初那些老讀書人整天想的就是要進孔廟封聖。還有一些較早的記載,記載讀書人對於「進去吃一盤冷豬肉」有多麼狂熱,不過在演講時我沒做筆記,這點只能付之闕如。

要進孔廟封聖有多難呢?我們也可以從兩個面向來看。第一個是跟羅馬公教的數量比較,前面我說過,孔廟成為帝國宗教以來,連孔子在內封聖者一百八十六人,羅馬公教有多少人呢?兩千五百個,光就這點你就可以了解,要吃那盤冷豬肉有多麼不容易。其次,孔廟如何決定哪些先賢先儒進孔廟呢?答案是由朝臣投票,首先拋出一個「XXX該不該進孔廟」的議題,然後討論,記名投票。而且每張票上都要寫下理由,即使是棄權也必須寫。那投票的比例門檻呢?我舉個例子來說明門檻有多高。明世宗(嘉靖)年間,有個決議是王陽明要不要進孔廟,最後3/4朝臣贊成,可是當決議送到明世宗那裡。他則小心翼翼的批示:「容後再議。」你就可以了解,進孔廟的高門檻。另外,孔廟是要你死了以後才能封聖的,這有一種不確定性,但是可以確定的就是你必須發揚你的學說,並且有一票有影響力的徒子徒孫,做好個人的修養,才有可能在死後進孔廟分一盤冷豬肉。

現代的孔廟:八佾與六佾之爭

馬英九剛上任總統的時候,有一個爭議。那就是我們要在台北孔廟跳八佾舞還是六佾舞?孔老夫子是最注重禮儀分際的人,「八佾舞於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那我們祭孔應該遵循哪種禮制呢?首先,祭孔之所以以六佾為主,應該是出自史記將孔子位列素王,為諸侯之尊。從這個記載上,我們祭孔應該跳六佾舞。但是傳統上,前面已經提到,儒家這種帝國宗教,很明顯的跟帝國統治權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皇帝為了彰顯自己道統上的權威,通常都會在中央政府的孔廟所在地舉行八佾舞,另外就是在曲阜的孔廟也是跳八佾舞。這兩個地方舉行八佾舞祭孔,代表的是一種統治權威,他有兩層涵義。第一層是皇帝尊敬孔子,將孔子放到與帝王同等的地位,第二層是皇帝就是孔子的代言人,讀書人要服從皇帝,就如同服從孔子教誨一樣。所以,八佾舞不僅僅代表的是一種對孔子的敬重,他還有政治上的涵義,那就是承認自己是中華文化的「道統」,除非你自認自己是地方政府,才會行六佾,如果中華民國,或是臺灣認為自己是主權國家,在國家首都舉行八佾舞就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情。

另外,馬英九走中門入場也是一個爭議話題。就歷史角度看來,倒也沒如此嚴重。歷史上皇帝走側門跟中們的都所在多有,走中門的皇帝多半是要彰顯主權,統治威信。而走側門的則是表達對孔子的敬重,不敢以中門走入。在儒家思想沒落的臺灣,我們需要的到底是國家威信的宣傳,還是要當權者對孔老夫子恭恭敬敬,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最後黃院士倒是蠻幽默的,他說他個人遇到的經驗,給大家參考看看。黃院士說他是那種沒事會去孔廟晃晃的人,而且由於研究孔廟,他對孔子也相當尊敬,每次進去孔廟都會恭恭敬敬跟孔子三鞠躬。有一次他去孔廟散步,看到孔子靈前有一對母女,他三鞠躬以後也不以為意的就離開了,在孔廟晃了三十分鐘以後又走到孔子靈前,看到那對母女還在,而且那對母女面有難色的走過來向黃老師攀談。原來這對母女是想來還願,可是不知道要怎麼做。要還什麼願呢?那個女孩子的母親就說,他女兒國中時候腦袋不是很靈光,考聯考前帶她去文昌宮想要求功名,結果人太多進不去,就走到隔壁的孔廟來許願,結果女兒上了北一女,當時卻不知道要怎麼還願。三年過去以後,女兒又考上台大,母親內心揣揣不安,認為不來還願不行,可是走進孔廟卻連個金紙爐或香爐都沒看到,也不知道要拜素的還是葷的,只好來問這個看起來很像廟公的黃老師。黃老師就跟這對母女說:「恭恭敬敬三鞠躬即可。」

說完這故事以後,黃老師倒是提出一個很幽默的說法:「神也是很忙的,文昌君要照顧那麼多考生,他也會分身乏術。你看孔廟前門可羅雀,進去拜孔子,孔老夫子一定很開心的摸摸你的頭就讓你上了。」信不信就由你了,我是覺得蠻有趣的,下次考試或是投稿前我也去孔廟對孔子三鞠躬看看,有效再來向各位報告。哈哈。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袋鼠名稱的由來

A common myth about the kangaroo's English name is that 'kangaroo' was a Guugu Yimidhirr phrase for "I don't understand you. According to this legend, Lieutenant Cook and naturalist Sir Joseph Banks were exploring the area when they happened upon the animal. They asked a nearby local what the creatures were called. The local responded "Kangaroo", meaning "I don't understand you", which Cook took to be the name of the creature. The Kangaroo myth was debunked in the 1970s by linguist John B. Haviland in his research with the Guugu Yimidhirr people.

還蠻好笑的,讓我想到VIVA以前畫的三國漫畫。

......南蠻語向上委員會................................

今日新語:孟獲!孟獲!

說文:孟獲乃南蠻語不知道之義
 
我猜VIVA很有可能是從這邊得到靈感,哈哈。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家後

家後
作詞:鄭進一/陳維祥 作曲:鄭進一

有一日咱若老 找無人甲咱友孝
我會陪你 坐惦椅寮
聽你講少年的時陣 你有外摮
吃好吃醜無計較 怨天怨地嘛袂曉
你的手 我會甲你牽條條
因為我是你的家後

阮將青春嫁置恁兜 阮對少年跟你跟甲老
人情世事已經看透透 有啥人比你卡重要
阮的一生獻乎恁兜 才知幸福是吵吵鬧鬧
等待返去的時陣若到 我會讓你先走
因為我會嘸甘 放你為我目屎流

有一日咱若老 有媳婦子兒友孝
你若無聊 拿咱的相片
看卡早結婚的時陣 你外緣投
穿好穿醜無計較 怪東怪西嘛袂曉
你的心我會永遠記條條 因為我是你的家後

阮將青春嫁置恁兜 阮對少年就跟你跟甲老
人情世事嘛已經看透透 有啥人比你卡重要
阮的一生獻乎恁兜 才知幸福是吵吵鬧鬧
等待返去的時陣若到 你著讓我先走
因為我會嘸甘 看你為我目屎流

好的歌曲動人,往往不是因為什麼多華麗的詞藻,只是因為唱出大多數人都曾經共同經歷過的事情。家後這首歌,或許就是唱出了臺灣家庭的一個共通現象吧......。這首歌平淡得動人,我很少聽歌聽到哽咽,這首家後,值得推薦給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I put a spell on you

今天要談的是搖滾樂。說起這個音樂,已經是難以定義跟劃清了。我想先說個經驗,有一次我跟朋友走進台中某家知名pub,這家pub晚上會有一個台中知名大團演唱一些西方大團的歌曲。以前,我往往認為搖滾越媚惑人心的是那個音樂,節奏,歌詞。但是當你把Pub的現場表演跟那些原唱者的演唱會拿出來比較,你會發現,pub那個版本往往很難讓你引起什麼共鳴。其實這並不難以理解,因為所謂的搖滾樂創作,就是巫術的產生,你瞧瞧70年代或是現代某些重金屬樂手的打扮,披頭散髮的造型,神秘的化妝,當他們在台上瘋狂演奏自己創作歌曲的同時,你不覺得看到什麼了嗎?對-就是那個初民社會常常看到的薩滿,正如同那些薩滿用一些沒人聽得懂的喃喃自語招喚神靈,搖滾樂也正是透過這種儀式,對你我這些觀眾下咒。這也是翻唱者通常都無法媚惑人心的原因,因為多半的翻唱者其實本身根本沒有參與過這種巫術的創作過程,他們認為,透過音樂的模仿就可以學個七七八八,這可能根本就忽略了搖滾樂的巫術本質。

這篇文章隨時會補充,先寫到這裡。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黃進興院士演講

演 講

            歷史的未來與趣味:以「孔廟」研究為例

主 講 者 : 黃 進 興 博 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暨所長

時    間 : 99年4月14(星期三)
     下午3:00~5:00

地  點 : 綜合教學大樓112視聽教室

舉辦單位 : 中興大學歷史系

黃進興院士是個非常幽默風趣的人,是一位會跟學生聊松島菜菜子和藤原紀香的學者。上次去史語所舉辦的研習營,沒有聽到黃老師的演講,這次的機會要好好把握才行。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2010/4/4,機車北橫拉拉山之旅

從過年以後一直想找個時間去拉拉山,一方面是因為,總覺得自己身為桃園人,沒靠自己去過拉拉山有種愧疚感。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很久沒去了,我對拉拉山的印象停留在小學時代,對幾顆神木只剩下零星的印象,而且在我的回憶中,那次去神木區並沒有走完全程,於是就有這次的北橫之旅。

出發前總是要先挑好日子,就我小時後的記憶,拉拉山上總是塞滿了人,要挑假日上去又要不碰到人,就只有這個清明假期了。出發前一晩還下了一場大雨,讓我在睡夢中擔心成不了行。不過幸好天公作美,4/4早上一大早就放晴,我們也順利的在早上九點出發。預計的行程是從中壢->大溪->北橫->拉拉山。

原本以為要騎大概三小時,不過可能是因為騎山路的經驗也不少,加上北橫當天的車流量少到不行,當我們抵達上巴陵的時候也不過早上11點,比我預期的兩小時半快上不少。沿路繼續騎到神木區開始徒步時不過十一點半,有很充分的時間可以在裡面晃晃。

照片就沒有了,這次沒帶相機(實在有點失策),說說走在神木區的感想。

1.步道的鋪設比十幾年前好多了,以前只有鋪木板在地上,現在很多地方都改成木頭階梯跟木頭步道,不太會弄髒鞋子。

2.走到一半霧超大,很有人間仙境的感覺。

3.太久沒運動,爬樓梯好累(死)。

下山的時候蠻恐怖的,一方面有一段道路都是用水泥鋪的,摩擦力本來就不足,加上大霧的水氣,下坡,地板上的泥巴,我一路下山幾乎只敢用時速20來跑。從神木區出來也一點半了,回到上巴陵吃中飯。上巴陵的小吃店蠻便宜的,六菜一湯只收600元,而且白飯不用錢隨便你盛。唯一讓我有點詬病的是,原住民在餐具的清洗上實在有點隨便,不過幸好有免洗碗筷,倒也不成問題。騎出神木區前遇到很多原住民青年騎檔車下山,這些人真是有夠勇猛,雙載,沒戴安全帽,髮夾彎用時速40以上卡普過彎,實在讓我自嘆不如。小100還是不要太拼,平安回家才是正途。

下山就快多了,從上巴陵回到中壢只花了一個小時半。以一個騎車的行程來說,北橫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下次或許可以考慮去小烏來晃晃。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論理的基本

1.從先驗價值開始說起,當我們談論法律,如果我們不是整個推翻,而是寄望改革,那這個先驗價值永遠都是必須重新檢視的。某些希望維持死刑的人連這個基本都做不到,那些論述都一無是處。

2.如果寄望的是推翻,那你必須提出能讓多數人接受的先驗價值,但是我很好奇有沒有這種東西?許多聲稱東方與西方不同的人,說我們跟西方沒有同樣的宗教信仰,所以我們不需要理會所謂的「西方人權」。這種話,我必須不諱言的說,是貨真價實的垃圾。我可以提出一個最有效的方法來檢視這些人的說法,那就是你去問問這些人,東方的人權價值是什麼,我相信沒有一個人答得出來,就算可以,那也是一堆胡說八道。

3.從法律的實證效益來談,幾乎都是嘴砲,那不是在網路上嘴砲的人可以解決的問題。我只提供一個觀點,如果我們信任法學專家,而絕大多數的法學專家都站在廢除死刑的那一邊,為什麼?這絕對不可能是沽名釣譽就能說明的事情。網路上的數據比較多半只看自己想要的部分,這不是一個非專業人員可以判斷的領域。

4.哲學虎爛王第一條,當你對你談的東西沒有概念,最好以問句形式來展現,這可以表現出你的誠懇態度, 並且讓對方都有種咄咄逼人之感。所以當我們看到都是問句的狀況,我們最好對其小心翼翼,多回不如少回。

4/3,歷史上的今天

1865年4月3號,美國南北戰爭,北方聯邦佔領南方聯邦首都里奇蒙(Richmond)。1865年5月26日,南軍全面投降,南北戰爭落幕。

許多人對南北戰爭有個誤解,就是北方是為了解放奴隸而戰。從1865年以後,美國黑人名義上脫離奴隸階級,但是實際上仍然飽受歧視。這個現象持續多久?答案是一百年。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或許會感到不可思議,美國不是號稱民主自由的國家嗎?不是從林肯以後黑人就不是奴隸了嗎?為何我們會說黑人在南北戰爭後仍然被壓迫了一百年呢?

故事得從南北戰爭的起因說起。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並不是一個工業大國,對北方的新興工業來說,英國的工業製品是非常大的威脅。比起美國北方,英國的製品,即使算上遠洋運費,比起美國仍然是又便宜又好。美國政府一直以來,為了保障北方工業的發展,就對歐洲商品課以非常重的關稅(類似我們對裕隆汽車的保護政策)。自然,可以直接用南方大量生產的農產品換取英國工業產品的南方州政府非常不滿,他們認為聯邦政策不符合他們的利益。這是南北戰爭最重大的原因。那為什麼,聯邦政府要以廢除奴隸制度來激怒南方人呢?答案其實也不難,從1850年代開始,北方受益於關稅保護,工業能力已經逐步發展起來,19世紀的工業有個特色,就是大量的勞力密集,北方需要更多便宜的工人,勞動力,白人的數量已經不符合他們的需要。於是聯邦政府把腦筋動到他們眼中那群「痴肥的南方佬地主」身上,希望透過廢除黑人奴隸,讓黑人不再是屬於地主的財產,這樣才能讓北方工業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這些地主哪裡是省油的燈,他們從19世紀初以來已經被聯邦政府整得昏天暗地,現在聯邦政府連他們的生產工具-奴隸都要拿走,士可忍,孰不可忍,南北戰爭一觸即發,揭開美國成立至今,本土唯一的一場重大戰役。

南北戰爭以北方的勝利做收,但是別以為黑人的地位從此改善多少。我們檢視聯邦政府原來的目的就知道。解放黑奴,不過是把黑人從農業奴隸的角色替換成工業奴隸,他們仍然領取微薄的薪水,甚至生活比起奴隸時期更苦,因為沒有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這個問題,持續到了1960年代,才有Martin Luther King神父站出來領導黑人提倡不合作運動。如果沒有這個運動,我們或許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能看到公車上需要種族隔離的奇異景象。沒有這個運動,或許看到歐巴馬成為美國總統還要再等個幾十年。金恩神父那個「我有一個夢」的演說,就算放在今天來看,還是非常震撼人心,一個歷史部落格有必要將這段演說影片放上來,如果你關心人權,更應該聽聽這段歷史上偉大的人權演說。

金恩神父的演說:我有一個夢

演說詞連結。

上個世紀的傑作-Gun Buster

如果要說,GAINAX創造的天元突破是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機器人動畫,那無庸置疑,Gun Buster則是在二十世紀與天元突破分庭抗禮的恆星。這一款動畫,是全部只有六話的OVA,但是內容設定的細膩程度,可以說完全跟天元突破是不同的等級。如果說天元突破訴諸的是人類對於天空的憧憬,那Gun Buster則是選擇訴說時間的悲傷。

相對論-雙生子詭說

簡單的相對論原理

鋼巴斯塔的趣味性,幾乎完全來自於相對論的這個詭說,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愈接近光速的人,他經過的時間相較起靜止的觀測者來得少,當他接近光速時,對觀測者來說幾乎是靜止不動,也就是說「少過了很多時間」。按照相對論,人如果以光速運動,就可以變成浦島太郎長生不死(對於觀測者而言)。對於Gun Buster這動畫來說,他正是在玩這種把戲。主角法子在一開始的宇宙怪獸襲來時,短時間的光速運動,造成她回到地球後,跟原本同年的高中同學差了十歲。對於主角來說,擔任宇宙戰鬥員的代價就是跟同儕之間的疏離,原本無話不說的好友,因為時間經歷的差異,看法變得完全不同,或許友誼仍在,但是這個疏離已經造成了。

在劇情中,身為宇宙戰鬥員,可以說因為時間經過的不同,幾乎完全無法與地球上的人建立任何親密關係。主角的學姊,甚至一度因為這個身分太過嚴格而幾乎放棄戰鬥。所愛的人罹患了癌症,只剩下幾個月的壽命,而自己卻還要用光速飛行到戰鬥地點,對自己來說,雖然僅是短短的幾個小時,對自己所愛的人,卻是好幾個月以上。這幾個小時,或許就成了天人永隔,這種時間差異帶來的悲傷,其實是非常痛苦的。

我們沒有忘記她

要說到Gun Buster最令人動容的橋段,我絕對是將這個殊榮頒給最後兩分鐘的那一段劇情。主角以Gun Buster的其中一個縮退爐引爆木星炸彈,代價是他們只能用光速飛行回地球,無法使用Wrap。當他們回到地球時,已經是一萬兩千年後了。眼前看到的僅是一片黑暗,絕望的心情在法子及和美的心頭浮現:「人類究竟還是滅絕了嗎?」這時候,地球開始閃爍著燈光,原本黑白的記錄片開始變成彩色,燈光緩緩的點亮,成為日文平假名的:「歡迎歸來」。是的,人類沒有忘記這兩位英雄的傳說。他們不僅沒有忘記,甚至在這一萬兩千年中都相信,傳說中的諾諾莉莉還活著。在這一瞬間,我不禁看到掉下淚來,這是一個多麼感人的英雄故事,死裡逃生的艦長,其他參與過宇宙怪獸大戰的人們,他們用文字,圖畫,故事等等方式,將這個事跡傳頌了一萬兩千年!而這一萬兩千年之間,人類在為了生存努力的同時,是盡了多大的努力來傳頌這個英雄故事?跟諾諾莉莉有著共同回憶的人已經消失了,但是現在的人類沒有忘記她們,這正是歷史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

時間會沖淡一切的悲傷,但是歷史會把這些悲傷記錄下來。或許當哪天,人類可以辦到如動畫中的科技時,人們會再度意識到歷史的重要性。或許正如柏克萊所言:「存在就是被感知。」如果所有人都遺忘一萬兩千年前的英雄,即使她們回到地球,她們也等同於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