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4月3號,美國南北戰爭,北方聯邦佔領南方聯邦首都里奇蒙(Richmond)。1865年5月26日,南軍全面投降,南北戰爭落幕。
許多人對南北戰爭有個誤解,就是北方是為了解放奴隸而戰。從1865年以後,美國黑人名義上脫離奴隸階級,但是實際上仍然飽受歧視。這個現象持續多久?答案是一百年。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或許會感到不可思議,美國不是號稱民主自由的國家嗎?不是從林肯以後黑人就不是奴隸了嗎?為何我們會說黑人在南北戰爭後仍然被壓迫了一百年呢?
故事得從南北戰爭的起因說起。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並不是一個工業大國,對北方的新興工業來說,英國的工業製品是非常大的威脅。比起美國北方,英國的製品,即使算上遠洋運費,比起美國仍然是又便宜又好。美國政府一直以來,為了保障北方工業的發展,就對歐洲商品課以非常重的關稅(類似我們對裕隆汽車的保護政策)。自然,可以直接用南方大量生產的農產品換取英國工業產品的南方州政府非常不滿,他們認為聯邦政策不符合他們的利益。這是南北戰爭最重大的原因。那為什麼,聯邦政府要以廢除奴隸制度來激怒南方人呢?答案其實也不難,從1850年代開始,北方受益於關稅保護,工業能力已經逐步發展起來,19世紀的工業有個特色,就是大量的勞力密集,北方需要更多便宜的工人,勞動力,白人的數量已經不符合他們的需要。於是聯邦政府把腦筋動到他們眼中那群「痴肥的南方佬地主」身上,希望透過廢除黑人奴隸,讓黑人不再是屬於地主的財產,這樣才能讓北方工業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這些地主哪裡是省油的燈,他們從19世紀初以來已經被聯邦政府整得昏天暗地,現在聯邦政府連他們的生產工具-奴隸都要拿走,士可忍,孰不可忍,南北戰爭一觸即發,揭開美國成立至今,本土唯一的一場重大戰役。
南北戰爭以北方的勝利做收,但是別以為黑人的地位從此改善多少。我們檢視聯邦政府原來的目的就知道。解放黑奴,不過是把黑人從農業奴隸的角色替換成工業奴隸,他們仍然領取微薄的薪水,甚至生活比起奴隸時期更苦,因為沒有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這個問題,持續到了1960年代,才有Martin Luther King神父站出來領導黑人提倡不合作運動。如果沒有這個運動,我們或許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能看到公車上需要種族隔離的奇異景象。沒有這個運動,或許看到歐巴馬成為美國總統還要再等個幾十年。金恩神父那個「我有一個夢」的演說,就算放在今天來看,還是非常震撼人心,一個歷史部落格有必要將這段演說影片放上來,如果你關心人權,更應該聽聽這段歷史上偉大的人權演說。
金恩神父的演說:我有一個夢
演說詞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