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日 星期六

中產階級的孩子們-60年代與文化領導權



這本書在台灣似乎很少見,之前查了一下好像只有台大跟屏東教育大學的圖書館有。
由於跟我自己的研究算很有關係,所以這幾天花了不少時間來閱讀。
雖然看起來開數跟厚度都還好,不過內容出乎意料的有450頁之多
以下就是簡單的介紹。

60年代是一個具有各種象徵形式的年代。
60年代是冷戰眼看要轉變成核戰的年代,是爵士樂衰敗與搖滾樂興起的年代
60年代同時是新左派嚷著要打倒萬惡資本主義的時代,是社會運動宛如開趴的時代
這是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叛逆年代,這個時代同時也以國家鎮壓青年社運告終
這琳瑯滿目的萬花筒象徵形式到底代表了什麼歷史意義?
60年代的叛逆難道因為其政治結果是失敗的,因而毫無意義? 
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就得搞清楚,這個延燒了10年之久的青年運動
到底在搞什麼東西?
作者認為,60年代的青年反叛不僅僅是反叛,而是一場革命運動
這是一場資產階級的孩子為了奪回他們的文化霸權而發起的革命。

文化霸權語出義大利學者葛蘭西(Antonio Gramsci)
葛蘭西認為國家得以維持的力量不僅僅是政治以及經濟結構的強固
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強固。國家藉由政治與文化的強固,以邏輯同一性鞏固政權的穩定
因此,若要鬆動這樣的穩定結構,就要以知識份子促成意識形態的轉化
鬆動國家的文化權力,就能達成革命的目的。要注意的是
葛蘭西不僅是一位學者,更是一位共產黨員,他的這個理論本身就帶有濃厚的實踐色彩。

程巍從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出發
他認為60年代的資產階級已經取得了政治以及經濟霸權
但是在文化上的霸權卻落在其他階級手上。
工業革命讓資產階級拿到了經濟的權力,法國大革命讓資產階級拿到了政治的權力
他們是這兩個領域的巨人,但在文化上,資產階級卻顯得像個侏儒
19世紀的資產階級形象飽受非議
在19世紀,資產階級的形象是肥胖,唯利是圖,充滿銅臭味,不具有教養,冷漠等等
這些負面的形象自然不是資產階級的自我型塑,而是來自於其他兩個階級
還沒有成為資產階級的「下層階級」以及「貴族」
本書花了很多篇幅在介紹這兩個階級在19世紀如何將資產階級的形象塑造成這個樣子
這樣的資產階級形象造成了一個糟糕的後果
那就是資產階級將文化霸權的解釋權放在其他階級的手上
特別是代表下層階級的左派人士。

在1950年的麥卡錫主義之下,老左派的力量實際上已經微乎其微
這些人的歸宿就是大學與講堂。雖然他們在政治上已經失去影響力
但在課堂上講授的「工人血淚史」,「資產階級剝削史」無一不使得
這些學生感到一種犯罪感-畢竟在當時,大學生多半都出生於資產階級
這些學生從其中感受到一種道德的挫敗,對他們父輩的獲利方式不得不加以重新檢視
這是50年代與60年代才能有的特殊狀況,在當時由於經濟的空前繁榮
使得資產階級的人數暴增,也使得能進入大學的資產階級孩子們大幅增加
在這之前,大學的受教權一直都處於真正的暴發戶以及貴族才得以受教的狀況
也因此,無法累積足夠的「反叛」能量。

60年代的反叛運動,因此應該被視作一種文化革命
青年們的目標在於打破傳統與貴族的文化,並且卸除對下層階級的道德犯罪感
誰說莫札特或貝多芬是比披頭四更偉大的音樂家?
米開蘭基羅的教堂壁畫也並沒有比紐約的街頭塗鴉更高雅
青年們藉由對傳統美學的價值質疑,首先否定了文化的等級差異
藉由否定了這樣的文化等級差異
資產階級的「大眾」文化就與貴族傳統的「高級」文化不相上下
藉由這種烏賊戰術,資產階級的孩子們在60年代把「高級」文化拉下神壇
讓他們得接受資產階級的檢驗方式-也就是自由市場。
銷售量沒幾張的古典樂與銷售量動輒好幾百萬的搖滾樂,要說前者優於後者
那真的得有相當的勇氣才行。

另外,這些號稱新左派的60年代青年,以行動的方式搞起了社會運動
他們模仿巴黎公社蓋起了街頭堡壘,大有與國家機器抗衡的味道
但這些卻不過是個象徵形式,為的是與老左派接軌,以撫平他們對下層階級的犯罪感
與巴黎公社的革命不同,青年學生從來沒有拿起步槍與國家抗衡
他們有的只有地面的石頭以及玻璃瓶汽油彈。在芝加哥大會的暴動中
青年學生的街頭堡壘更是以桌椅隨便堆疊而成,警察一推就倒,而且也可從旁繞過
可說完全只是徒具象徵形式的革命。
追根究底的原因在於,60年代的這場革命不是一場政治上的革命
這是資產階級的孩子們為了自我的文化認同所發起的革命,也因此不具有流血的危險性

那麼,60年代到底留下了什麼樣的遺產?
60年代的革命以政治意義來看雖然失敗,但文化層面的影響卻是長久的
60年代的文化革命使得道德的絕對價值,文化的等級制度都崩毀了
因此,相對主義以及後現代的解構正是源自60年代
相對主義帶來的是多元化的文化尊重,今天我們對少數民族的尊重由來於此
少數文化與主流文化不存在優劣,只是「不同」

而對作者來說,更重要的是,資產階級從此不再被「傳統文化」以及道德犯罪感束縛
清教傳統的禁慾主義與享樂主義之間不再存在道德等級的高低
這樣的結果,對於生產量龐大,因而需要大量消費的現代資本主義來說,
在經濟上的意義也是好的
60年代就在這樣的意義上,達成了文化,政治,經濟的邏輯統一
不誇張的說,正因如此,60年代以後,西方世界才真正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而在最後一章,作者更討論到了詞語替換的本質
例如以「中產階級」替代「資產階級」,「全球化」替代「殖民化」等等
更進一步的討論了60年代的影響。

總而言之,已經對60年代的史實與背景有一定認識的人,這本書相當值得一閱
論證的內容雖非十全十美,但主題非常明確,切入角度也非常有趣,個人相當推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